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佛教辞典!

微博 微信
欢迎关注
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
客服

注册登录

网站导航

站内公告: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:焰口超度、放生、供灯、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...

选择要查阅的辞典

搜索词条:

返回辞典首页

【六种性】

(一)阿罗汉之六种性。阿罗汉依根性之利钝分为六种,即:(一)退法(梵pariha^n!a -dharman ),谓遇小恶缘即退失其所得者。(二)思法(梵cetana^ -dharman ),谓恐惧退失其所得之证果,而常思自害者。(三)护法(梵anuraks!an!a^ -dharman ),谓于所得之法,欢喜而能自作守护者。(四)安住法(梵sthita^kam!pya -dharman ),又作住法、住不动法。谓不退亦不进,安住于其位者。(五)堪达法(梵prativedhana^ -dharman ),又作升进法。谓堪能修练根,速达不动法者。(六)不动法(梵akopya -dharman ),谓于所得之法绝无退动者。

 此六种性自四善根位以来即已有之,故至无学位亦产生六种不同。其中,前五者为钝根,第六不动法为利根,在见道,前五者称为信解,不动法称为见至;在修道,前五者称为随信行,不动法称为随法行;在无学道,前五者称为时爱心解脱、时解脱,不动法称为不时解脱、不动心解脱。又退法与思法二者在见修二道之学位中,缺恒时及尊重二种加行,护法仅有恒时之加行,安住法仅有尊重之加行,堪达法与不动法二者则具有恒时、尊重二种加行。又据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二载,此六种性得配于下下、下中、下上、中下、中中、中上、上下、上中、上上等九品。[大毗婆沙论卷七、杂阿毗昙心论卷五、俱舍论卷二十五、顺正理论卷六十八、显扬圣教论卷三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三](参阅‘九无学’147)

 (二)菩萨之六种性。又作六性、六慧。出于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。就菩萨从因至果之行位而言,分六种性,即:(一)习种性,指十住位,此位之菩萨研习空观,破除见思之惑。(二)性种性,指十行位,此位之菩萨不住于空,而能教化众生,分别一切法性。(三)道种性,指十回向位,此位之菩萨修中道之妙观,因而通达一切佛法。(四) 圣种性,指十地位,此位之菩萨依中道之妙观,破一分无明而证入圣位。(五)等觉性,指等觉位,此位之菩萨于妙觉虽逊一等,而胜于前四十位,得称为觉,故称等觉性。 (六)妙觉性,指妙觉位,此位乃佛果之地位,妙极觉满,故称妙觉性。同经复说六坚、六忍、六慧、六定、六观、六璎珞等,分别依次配于六种性。[菩萨地持经卷一种性品、仁王经疏卷中本(圆测)、四教义卷五、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](参阅‘种性’5870)

[阿含辞典]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京ICP备16063509号-8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