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佛教辞典!

微博 微信
欢迎关注
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
客服

注册登录

网站导航

站内公告: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:焰口超度、放生、供灯、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...

选择要查阅的辞典

搜索词条:

返回辞典首页

【三支作法】

因明用语。依宗(命题)、因(理由)、喻(譬喻)等三支成立之因明论式。又作三分作法。略称三支、三分。乃陈那及其弟子商羯罗主等新因明论师所立,唯设宗、因、喻三段之推论式。(一)宗,又称所立(梵sa^dhya ),为议论之主题,乃即将被论证之命题。如言‘声是无常’是。宗由主词与宾词组成,主词又称有法(梵dharmin )、所别(梵vis/es!ya )、前陈;宾词又称法(梵dharma )、能别(梵vis/es!ana )、有相(梵lin%gin )、后陈。凡因明之规则,主词与宾词须立(立论者)、敌(问难者)共同认可。联结此两语以立一论式时,始生两者间之议论,借因、喻之力以图成立其主义。

 (二)因,即能立(梵sa^dhana ),为论证之根据。如云‘所作性故’是。因具有遍是宗法性、同品定有性、异品遍无性三相,此为因必备之条件,新因明之根柢。(1)遍是宗法性(梵paks!a -dharmatva ),规定宗之主词与因之关系,即后者之范围必包摄(大于)或等于前者。(2)同品定有性(梵sapaks!e vidyama^nata^ ),规定宗之宾词与因之关系,后者包摄前者,或与其‘外延’全体相等。外延,此处指适用于某一概念相同属性之全部范围。故知‘因’须包含宗之宾词,或与宾词相同属性之全部范围相等,始构成因之条件。(3)异品遍无性(梵vipaks!e na^stita^ ),系与同品定有性相反之规定,即与宗之主词及宾词相违之异品应全无关系。故知同品系从正面推断以证成所立之宗,而异品则从反面证成所立之宗。

 (三)喻,为议论根柢之一般原理,表示立、敌共认之真理,相当于论理学之大前提,由喻体及喻依组成。喻体为一般之真理,喻依为其实例。喻又分同喻、异喻。同喻为宗论证之积极基础,异喻为其消极基础。

 今举具备三支作法之论式如下:声是无常(宗,第一支),所作性故(因,第二支),见诸所作皆无常,譬如瓶等(同喻),诸常住皆非所作,譬如虚空(异喻,以上第三支)。

 古因明五支作法与三支作法之关系,三支作法系五支作法之前三支作法,五支为宗、因、喻、合、结,三支作法即将‘合’支归摄于喻体,将‘结’支归摄于宗支。如是将五支作法之归纳性质导向于三支作法之演绎性质,近似西洋论理学之三段论法,表示论理学之意义更进一步。今试将三支作法与三段论法作一比较,论式分三段彼此相同,又三段论法结论宾位之概念,即有大概念之前提,称大前提,此同于同喻合作法之喻体;其结论主位之概念,即有小概念之前提,称小前提,与因同;其结论,与宗之性质相同。然三支作法为立敌互相往复问答,以悟他论证为目的,故用宗、因、喻之次第;三段论法以考究自己思想之运用法则为目的,以推理为主,故用大前提、小前提、结论之次第。此外,于因明可用异喻之方法检查同喻之正否,三段论法全阙,又未见喻依。[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、因明论疏瑞源记](参阅‘五支作法’10 69、‘因明’2276)

[佛识慧集]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京ICP备16063509号-8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