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佛教辞典!

微博 微信
欢迎关注
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
客服

注册登录

网站导航

站内公告: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:焰口超度、放生、供灯、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...

选择要查阅的辞典

搜索词条:

返回辞典首页

【三性】

(一)乃印度唯识学派之重要主张,我国法相宗之根本教义。谓一切存在之本性与状态(性相),从其有无或假实之立场分成三种,称为三性。说明三性之各别为‘无自性空’之道理,则称为三无性。系以解深密经卷二之一切法相品为根据而说者,为印度唯识学派所主张,后来成为我国法相宗根本教义之一,亦为华严宗等所采用。三性又作三自性、三性相、三种自相、三相等。此三者即:遍计所执性、依他起性、圆成实性;三者略称遍依圆。三无性又作三种无自性性、三无自性或三种无性等。三者即:相无性、生无性、胜义无性。

 (一)法相宗之说:(1)遍计所执性(梵parikalpita -svabha^va ),又作虚妄分别相、分别性。对于无实体之存在,计执为‘实我’、‘实法’而起妄执之心,此为‘能遍计’。其被识所计度之对境,称为‘所遍计’。换言之,由此识与境,而误认心外有实体存在,称为遍计所执性。以其存在之相状为迷心所现,故为‘当情现相’之法。从真理之观点而言,此性为无实在的‘情有理无’之法,与全无实体的‘体性都无’之法。有关遍计所执性,印度论师多有异说,法相宗系采用护法之观点。就‘能遍计’而言,安慧以有漏之全八识为能遍计,护法则主张以第六、第七识为能遍计。就‘所遍计’而言,难陀视之为‘实我实法’的‘当情现相’,护法则以为是‘依他起性’之‘似我似法’,且以为从真如不可能成为迷情之对象而言,则不能视之为所遍计;但如从‘依他起’存在之本体来说,亦可称为所遍计。此外,就‘遍计所执’而言,安慧主张是见相二分,而护法则认为于见相二分上,依迷情所起之‘当情现相’方为遍计所执。

 (2)依他起性(梵para -tantra-svabha^va ),又作因缘相、依他性。‘他’,即指由各种缘所生起之法。因是‘缘合则生,缘尽则灭’之法,故如虚如幻,而非固定永远不变之实在,故说‘如幻假有’、‘假有实无’,然此并非遍计所执而有之迷情,而系藉种种助缘而生者,亦即离妄情而自存之‘理有情无’。此性有染分依他起性与净分依他起性之别,染分指有漏的一切法;净分指无漏有为的一切法。然‘净分依他’是从远离烦恼之意义而言,净分依他起性则包含在圆成实性中,故染分依他即是依他起性。

 (3)圆成实性(梵parinis!panna-svabha^va ),又作第一义相、真实相。依他起性的真实之体(真如)乃遍满一切法(圆满)、不生不灭(成就)、体性真实(真实)者,故称圆成实。真如离一切相(无相),一切法之本体悉皆真实,故为‘真空妙有’;又此性仅能由觉悟真理之智慧而得知,故为‘理有情无’。

 以上三性具有不即不离之关系。若以蛇、绳、麻三物为喻,则愚人(能遍计)于黑夜中见绳,信以为真蛇(实我相之遍计所执性),遂心生恐怖;后经觉者(佛、菩萨)教示,而知非蛇(生空),仅为似蛇之绳(指依他起性之假有)。且更进一步了解实际所执着之绳(实法相之遍计所执性)亦不具实体之意义(法空),其本质为麻(圆成实性);绳(依他起性)仅为因缘假合,由麻而成之形态。

 三无性乃根据佛之密意所立,即基于三性之说,又恐众生执有,故显示三性各具空义。据成唯识论卷九,三无性即:

 (1)相无性,针对遍计所执性而立。众生既于世间之相处处计着,执为实有;为除此妄执,遂立‘相无性’,谓一切法皆无自性。

 (2)生无性,针对依他起性而立。万法乃从众缘而生,为虚假之存在(缘生),故其性质不定。而不若佛教以外之学派或凡夫认为是自然生,故亦无如彼等所执之体性,例如幻化之事物。

 (3)胜义无性,针对圆成实性而立。真如乃根本无分别智之对象(殊胜之真理),故虽为一切存在之真本质,却不受任何特定之性质所规定,已离我执、法执,犹如虚空一般。

 此三无性之中,‘生无性’、‘胜义无性’乃针对‘依他起’、‘圆成实’之二性而说无性,故其体不能谓为空无。关于此二性依据何种观点而说无自性,日本法相宗有二说。据南寺所传,其体非无,但因离我法二执,故说意为无执(执空);据北寺所传,依他起性之体如幻,圆成实性之体离相,由此观点而言,可谓是虚假空、空寂空。故知二性之体乃超越有无之无(体空)。又生无性之‘生’,南寺所传意指自然生,而北寺所传则解为缘生之意。

 由以上三性三无性之说,而立‘非有非空’之中道,即三性具有不即不离之关系,其中遍计所执性是情有理无,依他起性、圆成实性是理有情无,故合三性而明中道,是为三性对望之中道。又三性各具情有理无、假有实无、真空妙有(无相与真实)等性质,故设立每一性之中道,称为一法中道。又观三性之存在为唯识无境,称为唯识三性观、三性观行。即遍计所执性为虚妄之唯识性,圆成实性则为真实之唯识性;依他起性为世俗之唯识性,圆成实性则为胜义之唯识性。说明观此三性之顺序、方法者,称为五重唯识观。此外,悟入三性之顺序有遍依圆、依遍圆、圆依遍三种。

 (二)华严宗之说:法相宗系以一切事物性质与状态之相异点,即‘性相隔别’之立场而立三性说;对此,华严宗则基于‘性相圆融’之立场而论三性,从根本上说,认为一切存在(诸法)无非是真如所现。即:圆成实性之真如有‘不变’与‘随缘’之二义。‘不变’,即远离生灭变化之义;‘随缘’,即随染净之缘而各个存在。依他起性,自其体上言,是为真如,以其超越生灭,故为‘无性’,然由因缘而生,故为‘似有’。遍计所执性则由凡夫妄情误执心外有实我实法之存在,故为‘情有’;然其‘我’、‘法’之相,于理不可得,且因真如无妄染,故为‘理无’。此不变、无性、理无三者,称为‘本三性’;而随缘、似有、情无三者,称为‘末三性’。

 至于三性之同异,自本三性之意义言,真如随缘之一切现象(诸法)即真如,故称三性不异;自末三性之意义言,亦因真如随缘而成为诸法,故亦说三性不异。然就本三性‘诸法即真如’、末三性‘真如即诸法’之意义而言,则本末之三性,其义不一。

 (三)据真谛所译摄大乘论之说:分别性意指所分别之境,依他性意指能分别之识,而此分别性之境是无,故依他性亦不可得,其不可得乃为‘有’之真实性。[解深密经卷二、成唯识论卷八、唯识三十颂、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、显扬圣教论卷六、三无性论卷上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五、唐译摄大乘论释卷四、华严五教章卷四](参阅‘三无性’627、‘四分’1663)

 (二)就善、不善等之性质,分一切诸法为善、不善、无记等三性。(一)善(梵kus/ala ),能顺益此世、他世之法。依俱舍论卷十三,善分四种:(1)胜义善,即真解脱、择灭涅槃。涅槃安稳,于一切法中其体最尊。(2)自性善,即惭、愧及无贪、无嗔、无痴三善根。不待相应及其余之等起,体性本善,犹如良药。(3)相应善,不与惭等相应即不成善性,如水之杂药。(4)等起善,由自性、相应善而等起之法,譬如牛饮甘草之汁而生甘美之乳。俱舍论光记卷二则分善为生得、加行(闻、思、修)、无漏(学、无学、胜义)等三类。

 (二)不善(梵a -kus/ala ),又作恶。指能违损此世、他世之法。依俱舍论卷十三载,不善有四种:(1)胜义不善,即生死之法。生死中之诸法皆以苦为自性,极不安稳,犹如痼疾。(2)自性不善,指有漏中之无惭、无愧与贪等三不善根;其体不善,犹如毒药。(3)相应不善,与自性不善相应之心、心所法,如水中掺毒。(4)等起不善,由自性、相应不善所等起之法,如毒药所引生之乳。俱舍论光记谓不善唯有一种。

 (三)无记(梵a -vya^kr!ta ),非善非不善,不能记为善或恶,故称无记。或以不能牵引异熟果(善恶之果报),不能记异熟果,故称无记;惟此说仅适用于有漏法。俱舍论光记卷二分无记为有覆、无覆二种,无覆复分异熟、威仪、工巧、通果、自性、胜义六种,故总为七种。

 此外,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分善为自性、相属、随逐、发起、第一义、生得、方便、现前供养、饶益、引摄、对治、寂静、等流等十三种,卷四分不善为自性、相属、随逐、发起、第一义、生得、方便、现前供养、损害、引摄、所治、障碍等十二种,分无记为自性、相属、随逐、发起、第一义、生得、方便、现前供养、饶益、受用、引摄、对治、寂静、等流等十四种。[顺正理论卷四、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、卷一四四、卷一九七、杂阿毗昙心论卷一、成唯识论卷三、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](参阅‘善’4873、‘无记’5107)

 (三)成实论卷十四所举阿罗汉之三性,即:(一)断性,阿罗汉住于有余涅槃,断除一切烦恼。(二)离欲性,远离三界之欲。(三)灭性,断灭五阴相续,入于无余涅槃。

[佛识慧集]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京ICP备16063509号-8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